首例AI视听作品侵权案一审庭前谈话,原告称侵权需赔50万

科技新闻 2024-05-17198网络

5月15日,首例“AI视听作品侵权案”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进行一审庭前谈话。原告代理律师李昀锴称,该案难点主要集中在向法院举证环节和认定侵权环节。

李昀锴向澎湃科技证实,目前法律上对于AI创作完成的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,是不是具有独创性,还是要依据个案情况去进行审查。

继全国首例“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”一审判决生效后,全国首例“AI视听作品侵权案”于5月15日下午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进行一审庭前谈话。

原告陈坤当日告诉澎湃科技,此案一审开庭第一次谈话过程持续近三个小时,二被告均到庭参与。原告代理律师李昀楷表示,该案难点在向法院举证环节。李昀楷此前曾是全国首例“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”的原告方。

该案被告15日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,对于原告提出的高达50万元的侵权索赔金额,并不接受。

原告自称其创作的AI视听作品被侵权,起诉被告索赔50万元

据了解,陈坤曾在传统影视行业工作20多年,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,其尝试在影视剧本的创作中融入AI技术。

2023年12月,陈坤计划以《山海经》为创作蓝本,使用AI工具创作名为《山海奇镜》的大电影。

经过选题、创作、剪辑后,2024年1月4日,陈坤以“闲人一坤”为名的个人账号在多个社交平台正式发布《山海奇镜》预告片。发布时均署名为导演陈坤。

陈坤说,这是他筹拍的第一部AI大电影,此前曾尝试用GPT生成图片和Runway图生视频做过第一版,但最后跟各个专业技术人员咨询讨论后,尝试用GPT4和Midjourney等软件重新制作了新的版本预告片。

澎湃科技注意到,对外发布的《山海奇镜》预告片长达1分50秒,截至5月14日,这段视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7.5万次观看,2000多个点赞。

陈坤介绍,这段预告片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《山海经》等多种电影、图片元素。2024年1月18日,陈坤发现抖音账户名为“文刻创作”的账号,未经他的许可完全复制使用了他创作的《山海奇镜》预告片的文案、配音、音乐。

陈坤表示,对方通过AI工具对该作品的镜头逐一重绘并复现,无论是镜头内容、形象造型、色彩搭配、画面布局等整体视觉效果,还是画面局部细节特征,均与陈坤创作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和对应性。

陈坤认为,这属于对他原创作品的抄袭。而且,抖音“文刻创作”的账号在发布时并未标明任何作品来源,也没有保留陈坤的相关署名。

依据原告代理律师提供的《起诉书》内容,原告认为被告“文刻创作”严重侵犯了原告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、改编权、署名权等权利,构成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第五十二条所规定的侵权行为。

陈坤要求被告“文刻创作”应当立即停止侵权行为,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并进行赔礼道歉、消除影响,请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50万元。

代理律师称案件难点在举证环节

此案于2024年4月11日在北京互联网法院正式立案。5月15日,陈坤告诉澎湃科技,此次一审开庭谈话期间,主审法官主要围绕AI视听作品《山海奇镜》的制作过程展开提问。“因为整个视频制作过程都是用AI、Midjourney等软件重新制作,制作方式非常新颖。”陈坤表示,后续需继续补充证据提交给法院。

原告的代理律师李昀锴告诉澎湃科技,本案难点主要集中在,一方面由于涉及的创作过程较为复杂,因此在向法院举证的环节中,需向法官完整呈现AI视频制作过程,耗时久且环节复杂;另一方面,被告是否用AI工具去洗稿,是否构成一定相似度,如何认定侵权还存在一定争议。

李昀锴向澎湃科技证实,“目前法律上对于AI创作完成的作品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,是不是具有独创性,还是要依据个案情况去进行审查。”

15日晚,澎湃科技注意到,目前抖音账号“文刻创作”在社交平台上已删除作品。

对于原告陈坤的指控,15日晚,被告方抖音账号“文刻创作”的作者、大庆盛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樊明鑫告诉澎湃科技,在发布该视频前,他对作品的创作过程并不知情。此外,该作品发布后并未有任何盈利行为,且在得知涉嫌侵权后已即时删除该视频。对于索赔50万元这一金额,他并不接受,称其他交由律师处理。

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已判决生效

澎湃科技注意到,在此案之前,关于AI创作内容的版权纠纷案件已有先例。2024年1月,中国首例AI生成图片著作权侵权案已判决生效。

原告李昀锴使用Stable Diffusion模型生成的图片被侵权后,起诉至北京互联网法院。李昀锴在诉讼中要求涉案的百家号发布公开声明并赔礼道歉,消除其侵权行为给他造成的影响,并赔偿经济损失5000元。

该案经过五次审理,最终法院认定李昀锴的图片具备“独创性”,符合作品的定义,属于美术作品,受到著作权法保护。法院最终判决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,在涉案百家号上发布声明向原告李昀锴赔礼道歉,并赔偿李昀锴经济损失500元。主审法官朱阁认为,该判决考虑了对新兴产业的影响。鼓励用户使用AI大模型创作,当工具越来越多样,越来越好用,便能推动产业的发展。

对于这笔赔偿,李昀锴最终放弃接受。李昀锴此前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表示,此案无论上诉与否,都已经达到目的,即希望法院给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。

(澎湃新闻)

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 

联系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