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皮书:北京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格局将在年底初步形成

财经新闻 2025-06-26156中国经济网

近期,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组织编写的《对外开放蓝皮书: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(2024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。《报告》对2023年北京对外开放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、多维度、深层次剖析,明确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,并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最新形势变化,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北京对外开放的建议。

在推动新型消费方面,《报告》指出,经过一系列实践与探索,北京市商圈升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商圈人气不断攀升,客流量和销售额持续增长,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这一成果的取得,得益于北京市在商圈改造提升、消费环境优化、商业设施完善等多个方面的持续努力和创新实践。

商圈升级的成效不仅体现在人气和销售额的显著增长上,更深刻地体现在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品质的全面提升上。这一进程不仅关乎数量的扩张,更关乎质量的飞跃。随着商圈改造与提升的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高品质、高附加值的商品与服务涌现,精准对接并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元化、个性化需求,展现了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显著成效。更为重要的是,商圈内的文化、旅游、体育等多元业态也在此轮升级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,它们相互交融、彼此赋能,共同为消费者编织了一张丰富多彩、选择多样的消费网络。这种多元业态的蓬勃发展,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维度,还极大地提升了消费体验,使每一次消费都成为一次独特的文化探索或生活体验。

《报告》指出,构建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格局,是北京市商圈升级中的关键一环。预计到2025年底,这一格局将初步形成,它不仅是对传统商圈单一业态模式的简单突破,更是一种跨行业、跨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策略。这种生态格局的构建,意味着北京市将打破原有的商业边界,促进商、文、旅、体、农、林、水等多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。通过高质量的业态融合,不仅能够引领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,还能够推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不断提档升级,实现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品质的提升。在这一过程中,北京市将注重创新驱动,鼓励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新兴业态的培育,以科技赋能消费,打造智慧化、个性化的消费场景。同时,还将强化品牌建设和文化传承,提升商圈的文化内涵和特色魅力,吸引更多消费者驻足。这种多元消费业态融合发展生态格局的形成,将为北京市商圈的持续繁荣和消费升级注入强大动力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《报告》分析称,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质增速,北京市将继续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动,进一步丰富商业设施业态组合,营造更多元、更优质的消费新场景。这将包括引入更多国际知名品牌、打造特色主题街区、提升商圈智能化水平等多个方面。通过这些举措,北京市将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地标性商圈,吸引更多国内外消费者前来体验。在未来的商圈升级过程中,北京市还将注重创新引领和绿色发展。通过引入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推动商圈经济创新发展,提升消费品质和消费体验。同时,注重商圈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,推动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,为构建国际化、现代化、生态化的新型消费城市贡献力量。

《报告》认为,在国际规则加速重构的背景下,北京立足“四个中心”战略定位,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、促进金融业等关键服务业扩大开放、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、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,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取得重要成就,对全国对外开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。(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)

莺歌燕舞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 

联系QQ